如果员工自愿不交社保(3)

来源:公路与汽运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12月06日 21:12:16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巴彦 、依兰、延寿、木兰、通河、方正7个县,五常、双城、尚志3个县级市。2013年9月,哈尔滨成为国务院《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

巴彦

、依兰、延寿、木兰、通河、方正7个县,五常、双城、尚志3个县级市。2013年9月,哈尔滨成为国务院《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》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,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。2014年5月,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,即:撤销县级

双城市

,设立

双城区

。[10]2017年8月7日哈尔滨市当选2018年“

东亚文化之都

”[11]

行政区划

截至2015年,哈尔滨市下辖9个市辖区(

道里区

南岗区

道外区

平房区

松北区

香坊区

呼兰区

阿城区

双城区

)和7个县(

依兰县

方正县

宾县

巴彦县

木兰县

通河县

延寿县

),代管2个县级市(

尚志市

五常市

),市政府驻松北区

世纪大道

1号。[12]

地理环境

位置境域

哈尔滨市地处

东北平原

东北部地区,黑龙江省南部,处

东北亚

中心区域,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,位于东经125°42′~130°10′、北纬44°04′~46°40′之间,哈尔滨东与

牡丹江市

七台河市

接壤,北与

伊春市

佳木斯市

接壤,西与

绥化市

接壤,南与吉林省

长春市

吉林市

延边朝鲜族自治州

接壤。哈尔滨市总面积5.31万平方公里,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。[13][14]

地貌

哈尔滨市区及

双城区

呼兰区

地域平坦、低洼,东部县(市)多山及丘陵地。东南临

张广才岭

支脉丘陵,北部为

小兴安岭

山区,中部有松花江通过,山势不高,河流纵横,平原辽阔。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:第一级阶地海拔在132~140米之间,主要包括道里区和道外区,地面平坦;第二级阶地海拔145~175米,由第一级阶地逐步过渡,无明显界限,主要包括南岗区和香坊区的部分地区,面积较大,长期流水浸蚀,略有起伏,土层深厚,土质肥沃,是哈尔滨市重要农业区;第三级阶地海拔180~200米,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,再往东南则逐渐过渡到张广才岭余脉,为丘陵地区。[15]

哈尔滨的冬天火树银花

土壤

哈尔滨受地形、气候、植物等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的影响,哈尔滨市土壤类型较多,共有9个土类、21个亚类、25个土种。

黑土

,是郊区及12县(市)的主要土壤,也是分布最广、数量最多的土壤类型。黑土在全市分为2个亚类(黑土和草甸黑土)、3个土属(粘质黑土、砂质黑土、草甸黑土),共7个土种。黑土土壤养分含量比较丰富,适于各种农作物生长。黑钙土,是全市主要

耕作土壤

,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川地和岗平地上,在全市分为3个亚类:

黑钙土

、淋溶黑钙土、草甸黑钙土,共8个土种。黑钙土养分含量仅次于黑土,适于作物栽培。草甸土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,多数分布在沿江河低洼淋溶地带和松花江台地漫滩地带。

草甸土

在全市分为6个亚类:草甸土、碱化草甸土、泛滥地草甸土、盐化草甸土、潜育草甸土、硫酸盐草甸土,共10个土种。草甸土大部分宜耕性较差,宜发展草场和栽植薪炭林。砂土及沼泽土,主要分布于江河两岸河滩和低洼地块,适于发展渔业、牧业。[15]

气候

哈尔滨是纬度最高、气温最低的大城市。四季分明,冬季漫长寒冷,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。春、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,属于过渡季节,时间较短。[14]

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哈尔滨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冬长夏短,全年平均降水量569.1毫米,降水主要集中在6-9月,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%,集中降雪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。四季分明,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19度;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约23度。[14]4-6月份为春季,易发生春旱和

大风

,气温回升快而且变化无常,升温或降温一次可达10℃左右。气温月际变化强烈,一般在8~10℃左右。7-8月份为夏季,气候温热湿润多雨,7月份平均气温19-23℃,最高气温达38℃。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0%-70%,气温月际差异很小,为各季之最。9-10月份为秋季,降雨明显减少,昼夜温差变幅较大,9月份平均气温为10℃,10月份北部地区已到0℃,南部地区2-4℃。11-次年3月份为冬季,漫长而寒冷干燥,有时也会出现暴雪天气。1月平均气温零下15℃-零下30℃,最低气温曾达零下37.7℃(1985年1月26日)。[14]

水文

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,主要有松花江、

呼兰河

文章来源:《公路与汽运》 网址: http://www.glyqybjb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6/670.html



上一篇:农村公路有了新规划!六部门:启动新一轮农村
下一篇:公路与汽运毕业论文答辩流程(交通运输专业本

公路与汽运投稿 | 公路与汽运编辑部| 公路与汽运版面费 | 公路与汽运论文发表 | 公路与汽运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公路与汽运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